|
读了一晚上《金刚经》。佛陀在经里一句一句地唤着“须菩提……须菩提……”每到紧要处必唤一声,使他能够谛听,进而觉悟。
他不止对须菩提这样。在《阿弥陀经》里,他殷殷地唤着“舍利弗……舍利弗……”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,他殷殷地唤着“文殊师利……文殊师利……”在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里,他殷殷地唤着“无尽意……无尽意……”
……
听到佛陀对弟子不断地呼唤,就能感觉到他待他们就好似世间的父亲对儿子一样。这种深深的慈爱和殷殷的期望穿越两千五百多年的时光,透过纸面扑面而来,令人动容。
恍然间,想起我师父。我师父也是这样的,一句一句地唤着“德蕊……德蕊……”
我虽然不敢自比诸大菩萨,但是我师父待我的心,和佛陀待他的弟子的心,其实是一样的,我笃定地相信这一点。
读着《金刚经》,从佛陀的呼唤中体会他的慈心,突然就想到我师父对我的心。
然后,泪水就不能自已。
跟着我师父的时候,他没少骂我,有的时候骂得挺凶的。一开始挨骂的时候很痛苦,慢慢就能释然了。
能释然的原因,不仅是因为他确实说得对,更重要的原因是,我笃定地相信他是爱着我的。冒着被人误解、厌恶的风险,用猛烈的方式指出他的毛病和缺点,期待他有所突破或者至少有些提升——我不知道世间是否还有更加纯粹的爱。
无论他说我什么,他对我都没有厌恶,而是充满着慈爱与期待。乃至于,对我的批评其实是他帮助我的方式。相信这一点,我才能放下对自己的保护,不再害怕他的加持,而是专心地听他到底在讲什么。
甚至,被批评的时候眼泪簌簌地落下来——不是因为受到伤害,而是从中感到他深深的慈悲,进而觉得自己无比幸福。幸福就幸福在,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个人,这样深地爱着我、宠着我,指出我的毛病和问题,期待着我改正、提升自己。
像佛陀关怀自己的弟子一样,关怀着我。
像佛陀对自己弟子殷殷期待一样,殷殷期待着我。
不知不觉,离开他已经有四个月的时间了。在龙泉寺,来自法师的加持很少。偶尔有一次,是贤○法师在车里洋洋洒洒地说了一通。因为早就被我师父练出“臭不要脸”的功夫了,并没有觉得很受伤,只是把该改的地方记下来,好好改正就是了。
过了一段时间,和贤○法师请益事情,法师回复:“以后你有事情都和贤帆法师汇报。”
之前和贤○法师请益,他几乎就没有回过我。因为以前和我师父汇报事情的时候也经常是这样,脑子里就觉得,大概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吧,大概是正常现象吧。结果,难得回复一次,回复的却是这样的内容。我坐在那里想:法师为什么这么回?更明白的意思是:到底是因为这个事儿他不负责,还是我这个人不招他待见?
我和贤○法师接触的时间很短,断没有我师父那么长的时间,就更谈不上什么了解、感情——我对他没有这样笃定的信心,认为他有多么的爱我、不管做什么都是因为爱我。
但是,我对佛法有信心。我相信,一个出家这么久的人,不会对人不对事的。更何况,我们接触的时间本不长,我能做出什么让他很厌恶的事情呢?
如果是世间人,遇到自己的顶头上司给自己两句狠话,会怎么样呢?我以前在世间,看到过太多这种情况了,自己也遇到过这种问题。一般都是心情低落很久很久,觉得自己没前途没希望了,然后,就开始想着换一个地方呆。
在三宝地,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:法师突然非常严厉地批评。我很平静地听着,要说没起波澜也不是,确实没有那样的功夫。偶尔也会想一下,法师是不是讨厌我?
我才知道,我在我师父那里能做到心无旁骛,主要原因是对他的信心。如果遇到一位信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法师,这样加持我一顿,我是会有波澜的。
但是,也仅仅是一点点而已,根本就不至于像世间一样,烦恼得死去活来的,到处倾诉自己的委屈和痛苦,甚至琢磨是不是换一个部组、换一个道场……
我发现,其实法师对我是什么样的态度一点都不重要,根本就决定不了我的未来。当然了,不是说不重视法师所讲的内容,毛病还是要改的。只是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: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未来的,根本就不是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和看法,而是他自己所做的善业和恶业。哪怕,那个所谓的“周围人”,是部门的主管法师。
不知道这样的想法,是不是对法师不恭敬。
之所以想明白了这件事情,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教理考试。一开始我很有信心:每次作业,我都很用心地完成,而且为了印象比较深刻,都是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的,写得很长很长。以至于后来把作业发回来的时候,我只拿到了一份自己的作业,因为其他的都被当做优秀作业交给法师看了。
法师讲课的内容,我也都很用心地记过。所以,不用很认真地准备,我都能复述出来很多很多法师讲课时提到的内容。临考前,我还带着其他小伙伴们复习。
结果,分数出来了:我没及格,而且我居然是最低分。这不是让我最意外的,最意外的是,我居然比某师兄低了20多分!
这个结果太不科学了,真的让人很费解!我的第一反应是:一定是搞错了!
我就和教化部的师兄联系,强烈要求查看卷子——并不是对他们没有信心,只不过是,实在是太意外了。要知道,我考试的时候写了很多很多,几乎每道题都答了,还答得非常详细,怎么可能不及格呢?
更何况,都是主观题,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,怎么可能不及格呢?
某师兄的复习都是我带着她做的,我怎么可能比她低了20多分呢?
两天后,我在大寮抬菜的时候遇到了教化部的师兄,我又问到这件事儿。师兄说,这两天实在是忙得没有时间看。她又说,如果最后一道题没有答的话,30分就没有了,想要及格就很难。
最后的题我确实没有答,因为那节课我在外面做安全员,没有去听,所以其实并不是没有答完,而是根本就不会答。当初法师说,考试的重点是什么什么,我就没有把其余的内容当做重点。
但我还是愤愤不平:当初没有说这部分是重点啊,怎么一下子30分呢?何况,就算剩余的是70分,我也不可能只得40多分嘛!
世间人会用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——月薪或年薪多少、房产的位置和面积、车子的档次和数量、地位高低抑或权力大小……学佛人,看似住在寺院里,好像是在修行了,其实是一样的,就容易用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:考试分数的高低、法师看待自己的态度……
贤X法师以前给我们上课的时候,曾经说过:“前两天你们教理考试了吧?起烦恼了吗?要是起烦恼了,那还考个啥呢?”据我理解,法师的意思是:学教理本来就是为了对治烦恼的,如果反倒因为这个而起烦恼了,分数高低还有什么意义呢?
我坐在那里思维了一下:考得分数高、分数低,又有什么关系呢?课程的内容,我到底掌握了多少,我自己是知道的。有一部分确实不会,那就找时间去补一补课,学会了再去考就好了,何必因为这个起烦恼呢?
如果是以前,我一定不肯罢休,一定把卷子翻出来,说服别人这张卷子绝对能够及格。现在突然觉得,这样的行为真的很无聊。其实,重新复习一遍,然后再去考就是了。
于是就真的这样很平静地过去了,能够平静的原因是:我发现,分数根本就说明不了任何问题,完全证明不了我掌握没掌握课上的内容——毕竟,我实在不是一个很擅长把题答到点儿的人,所以当年才选了理科来读嘛。
进而,就有了前面的想法:其实,法师的态度也是不重要的,不是他很器重我,就说明我很好;也不是他批评我,就说明我不好。
他对我的态度,只能说明他自己是一个很慈悲的人而已,和我其实半点关系都没有。
和我有关系的,只有我自己的业,只有我自己的因果。
最近承担了一周时间的行堂,我几乎是全勤,另一位师兄顶多行了两三次,其余的时间要么是找人替她,要么是干脆就缺勤。
每每我去行堂的时候,拎着非常重的菜在桌子间穿梭,看着她坐在那里吃。
以前一定会起嗔心,很愤愤不平。明白了点业果的道理,就想起以前老和尚的那句话:个人因果个人了。这话很久很久以前就看过,当时很快就草草地看过去了,没有任何感觉。了解业果的道理以后,感到每个字都是沉甸甸的。
到寺院常住之前,因为担心自己这条路走不下去,很认真地观察了很久。后来发现,所有住不下去的人,其实都有相同的“套路”:随众跟不上或者不做承担,这两件事是最先出现的;然后就是遇到各种障碍,乃至于一件很小的事情,别人很容易就过去了,他却会起很大的烦恼,很久很久都过不去;再后面就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境界——要么生病,要么家里出现什么障碍。
最后的结果就是下山。
可悲的是,他们到最后都不知道,问题出在最开始的不随众或者不承担,反倒会以为是因为自己生病、因为家人反对、因为别的什么原因。
其实,一切事情在最初的那段时间,就埋下了种子。
又有人,别人要一直哄着,一点不合心意他就不干。周围人一般就哄一哄,但是,怎么可能所有人在所有时间都哄着呢?更何况,越哄着他的“门槛”就越高,也就越难哄。
最后,就一定会有一件什么事情,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呢,让他过不去。
他却不知道,自己吃的这一个大亏,是之前无数次“小便宜”堆砌起来的。
我慢慢就发现一件事情:中国话虽然很博大精深,但是有很多话其实是骗人的。比如说,其实根本就没有“损人利己”这件事。损人怎么可能利己呢?一个贪惯小便宜的人,看似是利己了,但是他习惯了这样的模式,一定会吃大亏的。同时,“舍己为人”这个词也是骗人的,一个愿意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人,怎么可能会吃亏呢?他的心胸格局,难道不是最大的便宜吗?
用我师父的话来说,哪怕是付出了很多但是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,不是也得到了一颗愿意奉献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吗?还有什么回报能比这更殊胜呢?
想起了这些,我就明白,为什么法师教授我要吃亏——因为,其实根本就没有吃亏这回事儿。但当时我不能理解这点,所以法师就不得已顺着我来讲,有吃亏这件事,而且要吃亏。
其实,都是业果,哪有什么亏可吃?
因为想明白这些,遇到经常找人代替自己行堂的人,心里并没有起很大的波澜,因为这本就是她自己的事情,她未来一定会付出代价的。又觉得,自己和她的业缘没有那么近,不能把这些道理告诉她,实在是很遗憾的事情。
我就只能看着她坐在那里吃,还吃得很高兴的样子,好像占了很大的便宜。
可是,很无奈的是,就算业缘很近,这些道理实在又不是说了就能信的。几年前,我在我师父那里皈依的时候,我师父就对我们说,要深信业果。他说:“如果你真的信了因果,生活中90%以上的烦恼都能解决。”
乃至这些年,他一直苦口婆心地和我们讲了这么多这么多,我却一直都听不进去。然后,某天在承担一件和这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的时候,突然明白了我师父到底在说什么。
突然就相信了,根本就没有必要观过,因为这本来就是他自己的事情,个人因果个人了。
突然就相信了,外面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没有办法说明任何事情,因为自己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。
突然就相信了,只有自己的业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和前途。
突然就相信了,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吃亏这回事儿。
我想,这些大概也是“吃亏”之后得到的东西,倘若不傻呵呵地辞了职去干这些半点报酬都没有的事情,也许永远都想不明白这些事情。
明白了以后,心就容易安定下来,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事情,不再考虑其他事情。
那些其他事情,该来的,必定会来;还没来的,必定在来的路上。
|
评分
-
19
查看全部评分
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