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2月12日下午,仁爱基金会秘书长张向老师来热线小屋做客,热线十几名志愿者聆听了他的分享。
张向老师始终满面微笑,给大家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,从最初接触龙泉到现在的全面承担,他娓娓道来了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,从2011年2月1日第一次去龙泉,到2012年的担任讲师,开始在清华心栈奉粥,再到2013年专职在基金会工作,六年的时间里,他收获满满,欢喜多多。
张向老师的承担、成长之路听起来是那么顺利、轻松、自然,甚至有些传奇色彩,他讲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和精彩故事,听起来是如此不可思议。第一次与贤喻法师在仓库门前的偶遇和全然不知的护戒,出差路上在车站捡烟头和保洁工人的温暖对话,因此意外地为单位获得标书等等,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经历和故事坚定了他对佛法的信心,坚定了他跟随道场、跟随师法友团队的信念和决心。因此,他彻底放下世间事务,发下大愿,余生跟随师父弘法利生。
热线志愿者们从张向老师的成长之路中得到许多启示,无论什么时候要具有一颗平常心、无分别心、利他心;在团队中首先要做到听话、依师,真正做到无我,所有的时间和生命都交给团队,交给他人,交给众生,这样才能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,使生命更精彩。
张向老师分享可谓字字珠玑、充满智慧,他讲述完自己的成长、承担经历之后,还解答了热线志愿者提出的如何处理学修与生活、承担与工作以及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、如何教育好孩子等问题。张向老师还对志愿者们提出的学修中遇到的诸如以心印心、开显等佛法名相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,佛法需要用心,而不是用脑,用实际行动,而不是靠嘴去印证,我们能够做多少那我们就对佛法开显了多少。
从下午一点钟开始,到四点钟,短短的三个小时,180分钟的相聚,但蕴含了无限的信息和深意,热线小屋充满温馨、温暖、和谐的气氛,大家受益良多。让我们目睹一个学长、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的风采。
志愿者于凤兰老师说,今天听了张向老师的分享,实在受益匪浅,感觉就是佛菩萨在讲法,至始至终面带笑容,语从心出,使人通俗易懂。解答了我们学佛遇到的实际问题、特性和共性,一一解答近4个小时。张老师的承担与他的成长成正比,超出常人。希望他有时间常来。
志愿者王秋说,今天张向老师分享了很多自己承担中的故事,非常地生动有趣,从中学习到很多,比如说王阿姨问:如何才能让身边的家人都学佛?张老师回答说: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,遇到事情要请家人帮忙,让他们帮助我们,慢慢地让家人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,对家人要多赞美、多表扬,口吐莲花。家人看到我们做好了,才能对佛法有信心。
志愿者宋亚南说,张向老师捡烟头的故事太经典了,牢牢记在心里。事实充分证明佛法运用到生活当中有无比的感召力和亲和力。感恩张向老师!今天特别受益!
志愿者谭中良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听张向老师讲课,特别喜欢他的讲法方式。他说,第一次听完他的课后,欢喜得回家走错方向,过了一个路口才发现走错方向。
热线家人和谭老师一样期待着张向老师的下一次课。
(林安芹)
|
评分
-
1
查看全部评分
-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