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妙楠 于 2014-9-7 11:53 编辑
【法会进行时】北京龙泉寺2014年中秋祈福法会
北京龙泉寺于9月6日至8日举办北京龙泉寺2014年中秋祈福法会,法会期间举办八关斋戒、吉祥普佛、做月饼、蒙山超度、朝山、授皈依、诵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》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、中秋猜谜、 中秋普茶晚会、平安小吃、等活动。
农历八月十五,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追月节或团圆节等,是流行于中国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礼制,《周礼》记载,周代已有“中秋夜迎寒”、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的活动;又值秋粮收获之际,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,称为“秋报”。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,中秋时节,对着一轮皓月,观赏祭拜,寄托情怀,逐渐使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。
自古人们对月亮、对中秋寄托了很深的寓意。在佛教广论里,也总把满月与佛菩萨的面容相比。《广论》中引喻赞说:“尊怙无严饰,面轮极光满,离云满月轮,亦莫能及此。”尊怙就是释迦牟尼佛,他的面容是那么光洁圆满,连满月都无法与之相比。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中月亮的譬喻,可以体会大乘佛教教义的精髓。月亮的本身就是自觉;月光的普照,众生的受益,就是觉他;月亮本性的皎洁、真如、常在就是觉行圆满。祈愿众生,圆融不偏、清净不染、光明无垢、平等而不二。
“十仁”月饼
“这是‘五仁’馅儿?”我好奇的问道。穿素色居士服的师兄笑着对我说,“怕是不只‘五仁’吧!你细看看哟。”也是,我细细的端详着手里的“小团子”,黑芝麻、白芝麻、核桃仁、花生仁、杏仁、瓜子仁好像还有红果脯和杏脯,再加上白糖和食用油,“这不是‘十仁’吗?”我说。大家更加愉快的笑起来,纷纷应和道,“对对,应该算‘十仁’了。”
关于龙泉寺,流传最多最广的说法大体有如下几种说法,一说“清华、北大学生扎堆”被外界赋予了“清华北大分校”的称号,一说“中国素质最高的寺庙”,一说“科研能力最强的寺庙”……这些传说亦真亦幻,以我亲身体验所感同时借用一位师兄的说法,“龙泉寺是我见过的最具正能量的道场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