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LIUZHIXIA 于 2018-7-15 21:31 编辑
20180401教化部执委会共学第一次|《师父道场建设理念》 2018年4月1日,龙泉寺教化部共学师父理念课在明心阁正式开课,教化部僧俗执委会全体成员参加,第一讲由弘宣部主管法师贤信法师讲解龙泉寺道场建设理念。法师从“立足寺院,回归戒律”、“以中国佛教为本,以道次第为基”、“教制建设的双重视野”、“师父法音宣流的四个层面”、“现代丛林制度和师法友团体建设”、“感悟人生概说”、“现代佛教的事业平台”、“时代缘起与义学研究”、“全球视野的佛教”、“佛法的科学时代”等十个主题,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学诚法师在龙泉寺建设过程中完整的思想理念,这是学诚法师为当代佛教提供的一份完整答卷和解决方案。教化部主任贤清法师表示:本次讲座只是一个开始,深入学习师父理念,是教化部工作开展的一个基石。 一、道场理念的形成与根本 贤信法师开示:我们龙泉寺整体的道场理念,其实从它的根本来讲,就是我们师父理念的一个外现,就是我们整个道场。它是有形的,就是这个楼怎么盖,我们团体怎么来组织,出家人怎么生活,居士怎么学修,所有的都是一种外现,内在的根本就是师长的思想理念,是以这个为根本发展出来的。 真正师父思想理念的完整呈现可以说是从北京龙泉寺开始,因为这里是一个从零开始建设的道场,他是第一个来的,所有的制度他来定,整个形态,包括寺院本身也是从零开始建设,龙泉寺阶段是他的思想理念的一个完整的呈现阶段。 二、道场理念的内涵与脉络 法师开示:内容上分成十个方面,这十个方面其实跟历程也有一定的关系,也是从它的形成然后慢慢发展的实践,这么一个大的脉络下来。 1、立足寺院,回归戒律 法师开示:具体到我们这个时代,就是师父首先的一个选择,我们可能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,但其实这是一个抉择。因为我们已经是被抉择过了,我们一开始就是在寺院学习佛法乃至出家,对此我们可能没有感觉,但其实这是一个抉择点。立足寺院,回归戒律,这是佛法传承的保证,僧格慧命的根本,文化传承的责任。师父为什么会有龙泉寺,可能从根本上说,第一是要立足于这么一个抉择,要有一个寺院,是看到寺院的重要性。 法师开示:我们知道龙泉寺有律宗的传承,这个是从弘一大师、圆拙老法师到师父一脉下来的,其实律宗对整个中国佛教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有的人说律宗不应该成为一个宗,因为戒律是佛教的根本,三学“戒、定、慧”,任何宗派都是要以戒为基。 2、以中国佛教为本,以道次第为基 法师开示:师父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理念就是,他完全是立足于中国佛教。为什么师长以道次第为我们学修的基础,这也是经过抉择的,不是平白无故,都是有缘起的。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,可以了解一下当时太虚大师的思想,其实这种缘起、抉择最开始就是从太虚大师这里来的。 3、教制建设的双重视野 法师开示:什么叫双重视野呢?双重视野就是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。谈到这个教制建设,大家对教制建设没概念。要理解师父的这种思想,理解龙泉寺的时代缘起,它的意义,你还必须要去思考这个问题,否则的话,眼界不容易开阔,你不容易理解师父做很多抉择的缘起。 什么叫教制建设呢?教制建设就是这个宗教以什么形态存在于社会上,这是一个教制建设层次的问题。伦理政教关系是什么,这属于教制建设。具体到教团内部,一个怎么样的信仰体系,怎么样的学修体系,怎么样的传承体系,怎么样的组织管理体系,这都属于教制建设,这就相当一个宗教立足的大缘起。 4、师父法音宣流的四个层面——社会层面、精英层面、公众层面、教众层面。 5、现代丛林制度和师法友团体建设 法师开示:师父开示佛教有“四化”,丛林学院化、学院丛林化、学修一体化、管理科学化。这“四化”开始提出的时候是“两化”,没有后面两个,最早提出是90年代初期,就是丛林学院化和学院丛林化。 6、感悟人生 法师开示:师父说“我用30%的精力想现在,70%的精力想未来。”北京道场的建设、发展早已是他思考的内容,所以才会有一步一步的人才培养,核心骨干的培养,思想理念的实践,最后核心人才被调到北京来建立寺院,才会这么快。十年之间一点点就把体系建立起来了,这是因为他很早就做过布置和安排。 7、现代佛教的事业平台 法师开示:现代佛教的事业平台,从时间上来讲,至少在2009年为一个转折点,2009年见行堂启用,前面很多的部组建设,一点点地越来越上轨道。到2009年见行堂启用之后,师父开始讲四个有序,全面贯彻他的完整的学修体系的思想,同时法会以教育为中心,开始成立教化部,慢慢最后形成五大部的体系格局,其实都是以2009年为转折点的。过去也有这些事业,但是从2009年之后,这些事业以一个完整的、成体系的面貌就呈现出来了。 8、软件建设——佛法的深入研究 法师开示:到2012年,僧团又有一个新的转折,开始由硬件建设慢慢转向软件建设。2012年的时候,这些重要的楼基本都盖完了,2009年还没有,2012年像新教学楼、图书馆新楼等等已经盖完。重要的主体建筑都建完了,我们事业也开展起来了,体系也都实践得比较完善了,有点尘埃落定的感觉。这时候师父开始在僧团里慢慢把重点移到软件建设上面来,也就是对人的培养,对佛法真正的深入研究。 9、全球视野的佛教 法师开示:在未来,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兴盛,大陆的汉传佛教会形成一个新的力量,佛教海外传播的力量,这个就是一个时代的大缘起。文化的输出跟经济、政治实力是直接相关的。 10、佛法在科学时代 法师开示:为什么来谈这个话题,我觉得这也是师父非常重视的一点。现在有时候,来一些人跟我们聊天,说龙泉寺,谈高科技弘法。我说这个其实从根上追溯的话,还是要追溯到我们的师父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如果不是他有这样一种对科学的认识、对科技的敏感,以及对现代人才的凝聚,乃至对他们的培养和对事业的推动,就不会有龙泉寺现在这样一种高科技弘法的格局。过去经常说,师父在80年代末、90年代初就在广化寺建立过电脑学习班,包括后来到龙泉寺后,又最早开博客、开微博等等,包括后来凝聚高知僧团,推动高科技弘法及寺院的信息化建设,都有师父的思想理念为指导的。这个指导,就是让佛教融于当代社会,让科技能够在佛教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。(报道/教化部大文宣)
|